尽管行情如火如荼,但这轮牛市实则暗藏挑战。指数已创下四年新高,然而当下仍有四成以上个股与四年高点相距甚远。换言之,若踏不准市场节奏配资查询,便难觅牛市踪迹。深究根源,在于多数人仅停留于表面涨跌的观察,却未能洞悉资金交易背后的真实逻辑。
数据显示,自去年9月24日以来,A股市场表现亮眼。上证指数上涨34%,深证成指上涨42.90%,创业板指涨幅更高达63.12%。更令人惊叹的是个股表现:3206只个股涨幅超50%,1422只翻倍,4只个股涨幅超过800%。科创板个股上纬新材以1671.57%的涨幅位居榜首。
一、信息爆炸时代的投资焦虑
但面对这种上涨,很多朋友也很纠结,这个市场里散户获取的信息越多,反而越容易陷入焦虑。持仓大涨时纠结要不要卖出,持仓不涨时犹豫要不要换仓,赚钱了担心止盈时机,亏钱了纠结止损点位。这种来回收割的焦虑感,本质上源于我们无法看清市场的真实交易行为。
展开剩余71%而9.24以来翻倍股票1400只,导致很多股票涨幅严重落后,自然形成了天然的吸引资金的理由,就看机构的动作了。
二、机构资金的"时间换空间"策略
现在的市场有个显著特征:上涨时间短,调整时间长。这其实是机构资金在用"时间换空间"的策略。在市场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,大资金既不想踏空,又不愿冒然推高股价成为众矢之的。
三、量化数据揭示的市场真相
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,我深刻体会到:走势只是表象,交易行为才是本质。大资金经常通过走势来掩盖真实意图,而量化数据能帮我们穿透这层面纱。
比如通过分析机构库存数据(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量化指标),可以清晰看到某只股票在长达40天的震荡中,机构资金其实一直在积极参与。这种洞察让我能够保持耐心,最终获得可观回报。
PS1:
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,是我用系统观察的「机构交易特征」数据叫做「机构库存」。
如果「机构库存」数据越活跃,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,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。
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,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。
如果不看好的话,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?显然是不会的!
再以贵州茅台为例,2024年二季度虽然"国家队"增持了270多亿元,但股价却持续下跌。通过量化数据分析发现,橙色「机构库存」数据消失,当时机构资金已经不再积极参与交易。这个案例生动说明:光有机构持仓还不够,关键要看机构是否在积极交易。
四、慢牛行情下的投资之道
当前A股市场的慢牛格局可能还会持续。民生证券研究团队认为可能有两种路径:一是科技创新驱动的慢牛路线;二是周期价值的复苏行情。无论哪种情况,理解机构行为模式都至关重要。
在这个机构主导的市场中,散户要做的不是与机构对抗,而是学会识别和顺应大资金的动向。通过可靠的量化工具观察机构资金的真实行为,才能避免被市场反复收割。
所以说,这轮牛市确实与以往大不相同。唯有跳出单纯看走势的惯性,转而聚焦资金行为,才能真正洞悉机构大资金在这轮行情中的布局逻辑。否则,就会像过去八天那样,指数走出八连阳的加速态势,却仍有两成个股处于下跌状态。时代已然不同,大家的投资认知与操作策略也需要同步升级。
好了,本篇就到这了,赠人玫瑰手有余香,谢谢点赞。
声明
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,希望大家喜欢!
部分数据、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人删除。
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。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配资查询,都是骗子。
发布于:上海市财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