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| 清禾配资怎么玩的
编辑 | 清禾
释永信的贪欲,早在多年前就已有迹象。
自从释永信被抓捕的消息传出后,围绕他的丑闻和恶行层出不穷,真相揭示让人震惊不已。谁能想到,曾经在大众眼中代表着慈悲与高洁的少林寺方丈,平时口口声声念“阿弥陀佛”,私下竟过着如此腐化堕落的生活。包养多位情妇、私生子无数,将少林寺视为自己的私人领地,这一切都让人对他感到深深的失望,释永信的贪婪之心,简直无所不及。
展开剩余87%随着越来越多的细节被网友揭露,释永信的贪欲其实早已显露端倪。曾与少林寺渊源深厚的两位明星,周星驰和李连杰,早在多年前就已识破释永信的真面目。
本篇文章的信源来自权威媒体CCTV-电影频道王晶个人B站(具体来源附在文末)。为了提升可读性,文章细节可能做了一些润色,请理性阅读,谨供参考。
提到少林寺今天的影响力,离不开一个人,那就是李连杰。1982年,李连杰主演的电影《少林寺》一经上映,立刻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轰动。电影中的少林僧人们英雄豪杰、武艺高强,日复一日的吃斋念佛,苦修武功,见义勇为、行侠仗义。许多人对少林寺的崇拜,正源自这部电影的影响。
《少林寺》为何如此火爆?想象一下,在那个票价普遍只有几毛钱的年代,电影票房竟突破亿级,震惊了整个影坛。更为珍贵的,是电影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,少林寺一下成了许多人向往的圣地。李连杰因这部电影大红大紫,成功奠定了他未来成为功夫巨星的基础。可以说,李连杰与少林寺之间是互相成就的关系。然而,随着岁月流逝,李连杰在回顾这段经历时,逐渐揭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。
2010年,李连杰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透露,拍摄《少林寺》时,他与剧组人员亲赴少林寺参拜,却发现那里并非电影中所展示的盛大与壮丽。李连杰坦言:“少林寺当时人少,破旧不堪,武功更是谈不上。”他表示,电影中的少林武艺是编剧虚构出来的,实际情况远不如电影所呈现的那般令人崇拜。
事实上,电影引发了大众对少林寺的热烈追捧,但李连杰却因此产生了深深的愧疚感。因为他清楚地知道,电影中的少林寺并非如画面上所呈现的那样威武雄壮,现实中的少林寺并没有太多的辉煌与高强的武功。结果,许多年轻人被电影吸引,纷纷放弃学业,想要投身少林寺习武,这令李连杰感到十分内疚。
随着电影的上映,少林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成为其中的一份子,曾经冷清的小庙,瞬间香火鼎盛。此时的释永信,凭借着电影带来的热潮,迅速登上了方丈之位,借势开展少林寺的商业化运营。
而释永信最为人诟病的行为之一,就是他为少林寺注册了“少林”商标,这个商标成为了他日后不断敛财的工具。事实上,周星驰在拍摄《少林足球》时,就曾与释永信发生过严重的版权争执。
周星驰自编自导的电影《少林足球》也是一部关于少林的经典之作,但拍摄过程中,却遇到了释永信的刁难。释永信要求周星驰不能使用“少林”这一名称,必须更改电影名。尽管电影本身为少林寺带来了一定的宣传,但释永信却坚持要求改名,并且拒绝妥协。周星驰最终坚持自己的立场,不改电影名,结果这部电影只在香港上映。
类似的事件并非个例。导演张纪中在拍摄《倚天屠龙记》时,释永信同样提出要收取版权费。张纪中曾透露,释永信要求支付200万版权费用,否则剧中的“少林寺”场景就不能使用。面对这种霸王条款,张纪中不得不将剧本中的“少林寺”修改为“僧人派”,甚至将“和尚”改成了“山上的”。虽然剧集播出后观众反应不佳,但张纪中当时也只能无奈接受。
最荒唐的是于正在拍摄《笑傲江湖》时,同样因为版权问题,最终不得不将“少林寺”改名为“金顶秃鹫寺”。对此,网友戏谑道:“能想出这个名字,真是费尽脑筋。”
释永信始终坚持,自己这么做是为了保护少林寺的名誉,但事实却证明,释永信才是最会用少林寺来赚钱的人。
多年下来,释永信不仅以少林寺方丈的身份到处做演讲,还出版了多部书籍。然而,他将少林寺的商标牢牢捏在手中,任何与少林寺相关的商机,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手来索取金钱。
随着少林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,越来越多喜爱少林文化的人涌入寺庙,释永信甚至把这些人当成了赚钱的工具。少林武僧团的巡演,在他手中变成了庞大的商业项目,几十年来,不仅收获了名气,也积累了财富。
释永信的贪婪没有尽头,他将少林寺商业化的举动,远比念经更加专业。随着他在少林寺的影响力加深,他开始与多家企业合作,力图将少林寺打造为一家公司。
面对外界对少林寺商业化的质疑,释永信总是振振有词,表示一切都是为了少林寺。对于他自己豪车别墅的传闻,他还曾轻描淡写地回应道:“要是有问题,早就曝光了。”
然而,随着释永信的倒台,曾经辉煌的少林寺形象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。少林寺如今正在进行自我整改,未来究竟如何发展,尚未可知。
少林寺原本只是座冷清的庙宇,正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,才吸引了无数人的追随。然而,随着释永信的垮台,少林寺的未来可能迎来真正的回归。尽管一些人预测少林寺可能会衰退,但这或许只是让少林寺恢复本来的模样。
至于释永信,从一开始就心术不正,作为佛门弟子却无法戒除贪欲,最终自食恶果。
发布于:山东省财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